![]() 一种分绞合式双电机驱动电缆
专利摘要:
一种分绞合式双电机驱动电缆,包括设置在电缆中心处的中心层,所述中心层的外侧设置有总屏蔽层,总屏蔽的外侧设置有外护套;所述的中心层包括多根用于传输控制直流无刷电机信号的控制线一,多根用于传输控制步进电机信号的控制线二,多根用于传输摄像机图像信号的图像传输线,多根控制电动推杆的信号传输线,以及多根电源线;同规格的多根线缆平均分成多组进行分绞合固定,不同规格的线缆在分绞合后的横截面积相同;再将分绞合后的线缆组进行整体式绞合;分绞合的方向与整体式绞合的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对多根不同规格的线缆分别进行规整分绞合,避免线缆松散;增加电缆的抗压、抗拉力;同时,还能让线缆绞合的更匀称,使得电缆整体更圆润。 公开号:CN214336381U 申请号:CN202023199740.2U 申请日:2020-12-28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吴仁和;陈卫华;徐健 申请人:Quanxing Cable Co ltd Jiangsu; IPC主号:H01B7-17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绞合式双电机驱动电缆。 [n0002] 在电子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互时,可能用到各种通讯传输方式,例如网口通讯、串口通讯、CAN口通讯等。这些通讯信号传输机理不同,遵循的协议不同,传输速率各异。因此每种通讯信号一般都采用各自的通讯线缆进行信号传输。如网口信号采用网线、串口信号采用串口线等。 [n0003] 电缆是电力传输、信号传输的主要设施;但是在某些场合,对电缆使用数量非常苛刻,对电缆的数量限制要求高。这就需要将上述两种信号甚至多种信号共同通过1根电缆进行信号传输。如果在一般场合使用,可通过多芯线缆将上述通讯信号共同接在一根电缆中进行信号传输;但是,当许多线缆被制作成1根电缆时,由于线缆较多,而且松散,在对线缆进行包覆时,很难将线缆均匀的分布在电缆中;而且电缆的本身重量大,抗拉抗扭强度不够,常造成供电以及信号中断,安全性差,不能完全满足使用需求。 [n0004]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分绞合式双电机驱动电缆,能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n0005]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n0006] 一种分绞合式双电机驱动电缆,包括设置在电缆中心处的中心层,所述中心层的外侧设置有总屏蔽层,总屏蔽的外侧设置有外护套;所述的中心层包括多根用于传输控制直流无刷电机信号的控制线一,多根用于传输控制步进电机信号的控制线二,多根用于传输摄像机图像信号的图像传输线,多根控制电动推杆的信号传输线,以及多根电源线;同规格的多根线缆平均分成多组进行分绞合固定,不同规格的线缆在分绞合后的横截面积相同;再将分绞合后的线缆组进行整体式绞合;分绞合的方向与整体式绞合的方向相反。 [n0007] 进一步的,所述分绞合后的多组控制线一、控制线二、图像传输线、信号传输线和电源线分成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的线缆整体内绞合固定且每组分绞合后的线缆两两相切,外层的线缆沿内层线缆整体外绞合固定;整体外绞合的绞合方向与整体内绞合的绞合方向相反。 [n0008] 进一步的,所述分绞合后的控制线缆一、控制线缆二、图像传输线缆和信号线缆的横截面积差小于等于1.6mm2。 [n0009] 进一步的,所述的每组控制线缆一由12根横截面积为0.3mm2的控制线一绞合成,每组控制线缆二由4根横截面积为0.5mm2的控制线二绞合成,每组图像传输线缆由10根横截面积为0.3mm2的图像传输线绞合成,每组信号线缆由8根横截面积为0.35mm2的信号传输线绞合成。 [n0010]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线一、控制线二、图像传输线、信号传输线和电源线均采用多根镀锡铜线同轴绞合而成的单线导体,单线导体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层。 [n0011]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线一、控制线二、图像传输线、信号传输线和电源线的单线导体采用不同根数、不同规格的镀锡铜线同轴绞合而成。 [n0012] 进一步的,所述的绝缘层设置有便于区分的不同颜色。 [n0013] 进一步的,所述的屏蔽层采用编织包裹在中心层中外层外侧的编织屏蔽层,所述的编织屏蔽层采用镀锡铜线编织而成,编织的密度大于等于85%。 [n0014]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护套采用聚氨酯制作而成。 [n0015] 有益效果 [n0016]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分绞合式双电机驱动电缆,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n0017] (1)本技术方案先将控制线一、控制线二、图像传输线、信号传输线和电源线分别平均分成多组进行分绞合固定,可将多根控制线一、控制线二、图像传输线、信号传输线和电源线分别进行规整,避免松散;而且规整过后的线缆方便区分。 [n0018] (2)本技术方案将不同规格的线缆分类进行分绞合,在分绞合后,使得每一组控制线或信号线的总横截面积相同;如此,可以均匀的分布控制线一、控制线二、图像传输线、信号传输线和电源线,无需增加额外的填充层,降低了电缆的生产成本,减小了电缆的横截面积的同时,还能确保电缆的相关技术参数。另外,在外层整体绞合线缆时,能让线缆绞合的更匀称,使得电缆整体更圆润。而且,还使得屏蔽层在编织时能将控制线一、控制线二、图像传输线、信号传输线和电源线包裹的更加紧致。再者,绞合后的线缆能降低其阻抗,可有效的确保电缆的相关参数。 [n0019] (3)本技术方案将将分绞合后的线缆组进行整体式绞合;分绞合的方向与整体式绞合的方向相反,并将内层绞合的方向与外层绞合的方向相反,可以使得绞合后的电缆在整体内绞合和整体外绞合时将线缆绞合的更加紧致,使得整体内绞合和分绞合的线缆不会松散。 [n0020] (4)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中间层的总屏蔽层,可增加电缆的屏蔽性和抗干扰性,能有效的避免信号和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黑客侵袭或被窃取,避免文件丢失或被干扰的情况发生。 [n0021] (5)本技术方案中电缆的控制线一、控制线二、图像传输线、信号传输线和电源线的导体和屏蔽层均采用镀锡铜线制成,使得铜线具有抗氧化的功能,能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n002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n0023] 附图中的标志:1-图像传输线、2-信号传输线、3-控制线一、4-电源线、5-控制线二、6-总屏蔽层7-外护套。 [n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n0025] 实施例1: [n0026] 如图1所示,一种分绞合式双电机驱动电缆,包括设置在电缆中心处的中心层,中心层包括多根用于传输控制直流无刷电机信号的控制线一,多根用于传输控制步进电机信号的控制线二,多根用于传输摄像机图像信号的图像传输线,多根用于控制电动推杆的信号传输线,以及多根电源线。 [n0027] 将同规格的多根控制线一、控制线二、图像传输线、信号传输线和电源线分别平均分成多组进行分绞合固定,不同规格的线缆在分绞合后的横截面积相同;分绞合后的控制线缆一、控制线缆二、图像传输线缆和信号线缆的横截面积差小于等于1.6mm2。 [n0028] 再将分绞合后的线缆组进行整体式绞合;分绞合的方向与整体式绞合的方向相反。分绞合后的多组控制线一、控制线二、图像传输线、信号传输线和电源线分成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的线缆整体内绞合固定且每组分绞合后的线缆两两相切,外层的线缆沿内层线缆整体外绞合固定;整体外绞合的绞合方向与整体内绞合的绞合方向相反。 [n0029]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传输控制24V直流无刷电机信号的控制线一总共有108根,每根控制线一的横截面积为0.3mm2;将108根控制线一平均分成9组,每组12根;绞合后的每组控制线缆一的横街面积为3.6mm2。 [n0030] 控制线一采用可区分的单线导体,单线导体采用多根镀锡铜线同轴绞合而成,单线导体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采用氟塑料制成,其厚度大于等于0.18mm;每组控制线缆一的绝缘层分6种颜色。 [n0031]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传输控制DC24V步进电机信号的控制线二总共有8根,每根控制线二的横截面积为0.5mm2;将8根控制线二平均分成2组,每组4根;绞合后的每组控制线缆二的横街面积为2.0mm2。 [n0032] 控制线二采用可区分的单线导体,单线导体采用多根镀锡铜线同轴绞合而成,单线导体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采用氟塑料制成,其厚度大于等于0.22mm;每组控制线缆一的绝缘层分4种颜色。 [n0033]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传输DC12V小摄像头图像信号的图像传输线总共有30根,每根控制线二的横截面积为0.3mm2;将30根图像传输线平均分成3组,每组10根;绞合后的每组图像传输线缆的横街面积为3.0mm2。 [n0034] 图像传输线采用可区分的单线导体,单线导体采用多根镀锡铜线同轴绞合而成,单线导体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采用氟塑料制成,其厚度大于等于0.18mm;每组图像传输线缆的绝缘层分2种颜色。 [n0035]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控制DC12V电动推杆的信号传输线总共有32根,每根信号传输线的横截面积为0.35mm2;将32根信号传输线平均分成4组,每组8根;绞合后的每组信号传输线缆的横街面积为2.8mm2。 [n0036] 信号传输线采用可区分的单线导体,单线导体采用多根镀锡铜线同轴绞合而成,单线导体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采用氟塑料制成,其厚度大于等于0.18mm;每组图像传输线缆的绝缘层分2种颜色。 [n0037]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控制DC12V照明的电源线总共有4根,每根信号传输线的横截面积为0.3mm2;将4根信号传输线平均分成1组,每组4根;绞合后的每组电源线缆的横街面积为1.2mm2。 [n0038] 电源线采用可区分的单线导体,单线导体采用多根镀锡铜线同轴绞合而成,单线导体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采用氟塑料制成,其厚度大于等于0.18mm;每组电源线缆的绝缘层分2种颜色。 [n0039] 将分绞合后横截面积最为相近的图像传输线缆和信号传输线缆设置在中心层的内层。图像传输线缆和信号传输线缆的分绞合方向为左向绞合。 [n0040] 在中心层的内层中,图像传输线缆设置有3组,信号传输线缆设置有4组,将横截面积较大的1组图像传输线缆与电缆的中心轴同轴设置,其余的2组图像传输线缆和4组信号传输线缆设置在最中心的1组图像传输线缆的外侧进行整体内绞合;整体内绞合的方向为右向绞合。 [n0041] 将剩余的9组控制线缆一,2组控制线缆二,1组电源线缆设置在中心层的外层,控制线缆一、控制线缆和电源线缆的分绞合方向为右向绞合。 [n0042] 在中心层的外层中,将剩余的9组控制线缆一,2组控制线缆二,1组电源线缆依次排布,在内层的外侧,并沿内层线缆进行左向外绞合固定。 [n0043] 位于9组控制线缆一,2组控制线缆二,1组电源线缆的外侧包裹有总屏蔽层,屏蔽层采用编织包裹在中心层中外层外侧的编织屏蔽层,所述的编织屏蔽层采用镀锡铜线编织而成,编织的密度大于等于85%。 [n0044] 位于总屏蔽的外侧设置有外护套;外护套采用软体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外护套采用聚氨酯制作而成;其厚度大于等于1.8mm。 [n0045] 电缆的技术参数: [n0046] 1)导体直流电阻(+20℃):0.3mm2不大于71.2Ω/km;0.5mm2不大于40.1Ω/km; [n0047] 2)绝缘电阻(+20℃):芯与芯、芯与屏蔽间≥1000MΩ.km; [n0048] 3)耐电压:经受A.C 100V的电压试验1分钟不击穿。
权利要求:
Claims (9) [0001] 1.一种分绞合式双电机驱动电缆,包括设置在电缆中心处的中心层,所述中心层的外侧设置有总屏蔽层(6),总屏蔽层(6)的外侧设置有外护套(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层包括多根用于传输控制直流无刷电机信号的控制线一(3),多根用于传输控制步进电机信号的控制线二(5),多根用于传输摄像机图像信号的图像传输线(1),多根控制电动推杆的信号传输线(2),以及多根电源线(4);同规格的多根线缆平均分成多组进行分绞合固定,不同规格的线缆在分绞合后的横截面积相同;再将分绞合后的线缆组进行整体式绞合;分绞合的方向与整体式绞合的方向相反。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绞合式双电机驱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绞合后的多组控制线一(3)、控制线二(5)、图像传输线(1)、信号传输线(2)和电源线(4)分成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的线缆整体内绞合固定且每组分绞合后的线缆两两相切,外层的线缆沿内层线缆整体外绞合固定;整体外绞合的绞合方向与整体内绞合的绞合方向相反。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绞合式双电机驱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绞合后的控制线缆一、控制线缆二、图像传输线缆和信号线缆的横截面积差小于等于1.6mm2。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绞合式双电机驱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组控制线缆一由12根横截面积为0.3mm2的控制线一(3)绞合成,每组控制线缆二由4根横截面积为0.5mm2的控制线二(5)绞合成,每组图像传输线缆由10根横截面积为0.3mm2的图像传输线(1)绞合成,每组信号线缆由8根横截面积为0.35mm2的信号传输线(2)绞合成。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分绞合式双电机驱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线一(3)、控制线二(5)、图像传输线(1)、信号传输线(2)和电源线(4)均采用多根镀锡铜线同轴绞合而成的单线导体,单线导体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层。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绞合式双电机驱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线一(3)、控制线二(5)、图像传输线(1)、信号传输线(2)和电源线(4)的单线导体采用不同根数、不同规格的镀锡铜线同轴绞合而成。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绞合式双电机驱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设置有便于区分的不同颜色。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绞合式双电机驱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层(6)采用编织包裹在中心层中外层外侧的编织屏蔽层,所述的编织屏蔽层采用镀锡铜线编织而成,编织的密度大于等于85%。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绞合式双电机驱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护套(7)采用聚氨酯制作而成。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1034604B|2013-04-17|电信电缆以及电信电缆中用来分隔导线的隔板 TW364122B|1999-07-11|Local area network cabling arrangement CA2555330A1|2005-08-25|Bundled cable using varying twist schemes between sub-cables CN101140815A|2008-03-12|柔性复合拖链用电线电缆及其制造工艺 CN102364585B|2012-11-28|高速以太网交换机用低压远程供电电缆 CN105139952A|2015-12-09|一种舰船用光纤控制复合岸电电缆 CN214336381U|2021-10-01|一种分绞合式双电机驱动电缆 CN2651899Y|2004-10-27|变频电机对称屏蔽专用电缆 CN102969068A|2013-03-13|船用岸电电缆 CN103606409A|2014-02-26|一种阻燃耐高温抗曲柔软型控制电缆 CN201804608U|2011-04-20|丁腈绝缘和护套扁平电缆 CN214043135U|2021-08-24|一种绞合式排布电缆 CN214377727U|2021-10-08|一种复合型电缆 JP5539771B2|2014-07-02|Lan用パッチコード CN201845573U|2011-05-25|抗拉电缆 CN209388727U|2019-09-13|一种音响电缆 CN2559079Y|2003-07-02|连接在配线架与坐席之间的电缆 CN203573708U|2014-04-30|一种阻燃耐高温抗曲柔软型控制电缆 CN208368194U|2019-01-11|一种电源线、网络线和数据总线复合型集成电缆 CN213303688U|2021-05-28|一种无卤柔性数据传输电缆 CN202632815U|2012-12-26|一种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绞形连接用软电线 CN203102986U|2013-07-31|额定电压6到15kV硅橡胶绝缘电力软电缆 CN203422948U|2014-02-05|18芯变频信号控制电缆 CN210984378U|2020-07-10|一种抗电磁脉冲超五类网线 JP2009093908A|2009-04-30|通信ケーブル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199740.2U|CN214336381U|2020-12-28|2020-12-28|一种分绞合式双电机驱动电缆|CN202023199740.2U| CN214336381U|2020-12-28|2020-12-28|一种分绞合式双电机驱动电缆|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